編者按: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給北京的光榮使命。近年來,全市各區認真落實市委總體部署,結合各自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齊抓共建,積極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各項工作,成就顯著,成果喜人。
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北京外事”特推出“各區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亮點紛呈”系列,集中展示各區工作進展與成效,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
海淀區統籌區域資源要素,持續提升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能力,加速匯聚國際高端資源要素,活躍對外交往活動,優化國際化交往環境,高標準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工作。
一、聚焦重大外事活動,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完成冬奧會、釣魚臺國賓館等重要團組服務保障任務,持續完善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常態化機制,在實踐中加強外交外事服務保障能力。系統梳理全區經濟、科技、文旅等資源,建設涉外接待資源項目庫。
阿根廷總統參觀華為北京會展中心
積極參與冬奧會籌辦工作,成功舉辦冰球國內測試活動、花樣滑冰亞洲杯公開賽、短道速滑世界杯等“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測試活動,圓滿完成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時服務保障。
馬里共和國總統夫人訪問海淀學校
二、搭建國際交往平臺,引聚國際資源要素
積極籌辦中關村論壇,打造集交流、研討、發布、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論壇。堅持以國際標準規劃建設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推進代表中關村科技創新理念、融合傳統文化、體現自然生態綠色的會議中心范本。
積極籌辦中關村論壇
舉辦服貿會“海淀之夜”品牌活動,與世界各地來賓以“數字智慧賦能醫療健康新發展”為主題開展線上線下對話,來自英國、以色列等1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出席。
舉辦服貿會“海淀之夜”品牌活動
持續挖掘“三山五園”歷史文化價值,利用好城市更新資源,培育外交外事活動場所設施新亮點。
發揮“中關村力量”,大力發展智能智造、人工智能、醫藥健康、集成電路等優勢產業領域,支持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和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擬訓練平臺等建設,構建國際一流創新生態體系。
圍繞科技創新片區核心定位,形成39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2項面向全國、5項面向全市復制推廣?!皟蓞^”建設兩周年來,累計新增外資項目208個,簽約項目170個,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042家。
中關村國際人才會客廳
搭建全環節引進落地平臺,加大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力度。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打造特色示范片區、國際人才會客廳、“人才E+”工作站。便利涉外政務服務,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企業加速驛站引入外國人出入境服務,站內實現外籍人才“兩證聯辦”。
三、活躍友好交往,服務開放發展
與希臘奧林匹亞市、芬蘭薩翁林納市、韓國首爾西大門區建立了友城關系,與日本東京都練馬區、美國密歇根州蘭辛市等全球多個城市和地區保持著友好往來,推動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海淀區與韓國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簽訂友好城市協議
積極開展科技、經貿、教育、文化等各領域務實交流合作,舉辦外交官走進科學城、環球商機、海淀教育與世界對話、亞洲數字藝術展等品牌活動,營造多彩國際文化活動氛圍。
海淀·蘭辛教育論壇
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優化國際交往環境
擴增國際教育供給,提升國際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國際化環境和品質,基本形成類型齊全、布局合理、學位充足、覆蓋全區的國際教育資源布局。
落實《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加大規范外語標識檢查整改力度,區域國際語言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外語標識全民糾錯月”第四場線下主題糾錯活動
打造夜間經濟地標、吸引首店入駐,逐步完成公主墳、五道口、中關村廣場等商圈的科技時尚蝶變升級,打造華熙LIVE·五棵松等一批國際化特色智慧街區、智慧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