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項:全面做好賽事運行和服務保障工作,高效運行賽時運行指揮體系,按照競賽日程妥善做好場館運行和競賽組織工作。精心做好住宿、餐飲、醫療、交通、抵離等賽會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配合做好重要外事活動服務保障、賽事轉播和新聞宣傳。
進展情況:第一季度已完成。
第112項:實施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持續提升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長安街沿線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環境品質。加快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建設。強化南中軸地區、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國際交往功能。
進展情況:
1.持續提升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長安街沿線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環境品質,正陽門箭樓南望永定門景觀視廊項目完成預算評審和施工招投標,東華門大街環境整治提升完成深化設計,西長安街北新華片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入深化設計階段。
2.加快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會同外交部禮賓司實地調研,進一步梳理全流程主場外交活動功能需求,并組織力量專門研究。雁柏山莊完成壓力測試,推動開展試營業;棲湖飯店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3.持續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建設。印發實施《東壩地區規劃建設方案》,完善東壩地區核心功能和規劃定位(國際組織與交往活動集聚區、服務貿易與跨境消費引領區、文化交流與形象傳播窗口區、國際服務與智慧生活體驗區),打造國際交往中心新亮點。國會二期圍繞國際交往功能啟動實施賽后內部改造及裝修,會同外交部禮賓司現場研究,為更好滿足主場外交活動需求提供功能引領。新國展二三期項目正在推進土護降工程施工。
4.高水平實施南中軸地區規劃,啟動編制大紅門博物館群及周邊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正在進行二次結構和機電工程,提前預留設計國際交往空間和功能。
第113項:支持建設國際醫院,規范管理國際學校,加快建設高品質人才社區,優化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服務,支持打造符合國際人才消費習慣、文化方式的工作生活環境。
進展情況:
積極配合市人才局不斷優化國際化環境和服務。推動涉外醫療服務便利化,規范外語標識工作;打造良好的國際教育環境,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統籌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打造國際化特色示范街區;著力打造國際化消費文化環境,提高外籍群體參與度,取得階段性成效。
第114項:完善城市國際化環境和服務,統籌推進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建設友城工作項目庫,推動繪制“友城產業地圖”,擴大北京國際“朋友圈”。
進展情況:
1. 圍繞《條例》實施深入推進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一是印發《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專項工作方案,編制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指導各區、各單位依法推進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二是會同市城管執法局印發《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執法配套文件,為下一步加大各領域外語標識執法力度奠定基礎。三是線上線下開展宣傳宣講。制作并播放《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雙語宣傳片,在“全市外事系統依法行政培訓班”上對《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開展集中宣講,錄制視頻課件,通過北京干教網供全市黨員干部在線學習。
2.更新友城合作項目庫,建立友城產業項目庫,形成合作項目與產業項目共同支撐的友城工作項目庫體系。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名義分別致信烏蘭巴托、紐約、哥本哈根、柏林、科隆等友城領導,密切高層交往。舉辦“北京冬奧會友城合作發展論壇”,邀請東京、雅典等友城出席。協調市領導出席“中美友城視頻對話”。啟動北京—哥本哈根結好10周年系列活動。與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市簽署新的友好合作備忘錄。協調通州區在運河商務區先后為中國與墨西哥建交50周年、厄瓜多爾獨立200周年舉辦亮燈活動。
第116項:發揮好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七城市商會會長聯席會議、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等機制性平臺作用,加快國際經貿、科教、公共衛生、文體等領域資源對接和項目合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舉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會展活動。
進展情況:
推動落實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成果;利用好首都市長論壇平臺,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友好城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交流與合作。在北京—首爾混合委員會框架下持續深化兩市在環保、規劃等領域務實合作,市政府外辦主任向首爾市新任市民溝通企劃官致賀信,表示愿與韓方共同努力,高標準做好第四次全體會議籌備工作。加強對國際會議活動主辦方的政策指導,積極配合做好服貿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議活動外事服務保障工作。
第117項:落實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支持世界劇院聯盟等更多國際組織、國際功能性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專業服務機構在京落地。
進展情況:
1.落實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一是經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于4月印發實施《支持國際組織落戶的若干措施》。二是在外辦微信公眾號開設“國際組織在北京”專欄,向有關中央單位宣介政策內容,放大我市大力吸引優質國際組織政策信號。
2.推動重點國際組織在京落戶。一是對重點國際組織項目提供定制化政策服務,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二是積極配合相關單位,推進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世界劇院聯盟等重點國際組織落戶。2022年4月,全球服務貿易聯盟在民政部注冊為國際性社會團體,正式完成在京登記。
3.配合做好國際高端要素引聚工作。借助市領導高層會見渠道搭建我市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國際功能性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在京引進落戶。
第118項:推動實施北京市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探索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支持設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基金,鼓勵引導更多優質企業穩妥有序“走出去”。
進展情況:
1.在服務本市公民和企業境外安保方面,北京市境外安全服務平臺共完成《境外安全周報》24期,推送境外快訊4965條、安全提醒291條,重大涉外突發事件477條和4個熱點追蹤專題。
2.在支持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方面,一是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與巴基斯坦技術特區管理局簽訂友好合作關系意向書,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生物技術等領域務實合作,并為中國企業到巴基斯坦發展搭建橋梁;二是四達時代在非洲繼續穩步推進“萬村通”項目(為非洲一萬個村落實施收看衛星電視項目),完成烏干達、布隆迪和塞內加爾的600個村落建設;三是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與阿富汗文博機構開展合作,開展守護阿富汗世界文化遺產(巴米揚石窟、賈姆宣禮塔)行動,在柬埔寨參與節能環保減貧項目,向當地捐贈4497個節能灶;四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印度、菲律賓、布隆迪等8國開展國際兒童保護公益律師項目,支持上述國家開展兒童保護工作。
第119項:持續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合作,高水平辦好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京港洽談會、京臺科技論壇,做實京澳合作伙伴行動。
進展情況:
1. 積極推進京澳合作會議機制建設。協調全市20余家單位與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對接,制定兩地重點合作領域及項目清單,將京澳合作伙伴行動相關活動納入合作清單。
2. 組織籌備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全面梳理第四次會議成果落實情況,著手研究第五次會議內容。
3. 配合籌備第二十五屆京港洽談會。參與活動前期籌劃,做好政策把關。
4. 持續推動京港京澳交流合作。配合做好香港回歸25周年在京相關慶?;顒臃毡U?。持續推動在京港澳同胞疫苗接種工作,為港澳同胞解決具體困難。指導在京港人團體協助舉辦“兩區”政策云推介。支持港澳參展服貿會,協助推進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京港交流活動。梳理匯總我市企業紓困政策,將“政策包”送到在京港澳企業手中。陪同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考察企業,支持北京企業赴港澳及海外發展。統籌協調我市相關企業向香港捐贈抗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