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際組織是集聚高端要素的重要平臺,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國際組織落戶是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北京持續優化國際化環境和服務。前不久,經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出臺了支持國際組織落戶的若干措施,致力于為國際組織在京落戶及運行打造更加便利的環境。
截至2021年底,在京落戶的國際組織總部及代表機構共101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國際組織集聚態勢不斷加強。這些組織充分發揮各自領域資源渠道優勢,為引聚高水平國際化資源、助力首都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皣H組織在北京”專欄將帶您走近這些國際組織,了解他們在北京落戶、運行、發展背后的故事。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國風音樂會
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平臺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建立全球音樂教育聯盟的初衷就是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的平臺?!敝袊魳穼W院院長、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王黎光教授表示,“此前,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囊括世界頂尖音樂教育機構的組織,大家十分渴望交流,我們便想到,發起這樣一個國際組織,能夠拉近全球各音樂院校之間的距離,促進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互鑒?!?br/>
剛開始籌建聯盟時困難重重。王黎光教授說道:“長期以來,中國音樂在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流的國際高等音樂教育界認可度并不高。西方主流社會對中國音樂的印象還停留在田間地頭的吹拉彈唱,往往只是當作一種獵奇。國際上很多老牌頂尖音樂院校有著數百年歷史傳承的‘驕傲’,剛聽說中國北京一所‘年輕’的音樂學院要牽頭發起這一組織時持懷疑態度?!?/p>
但中國音樂人沒有放棄努力,而是以豐富生動的活動為契機不懈推動聯盟籌建。2017年9月,近百位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一流高等音樂院校的校長齊聚北京,出席“全球音樂院校校長交流季”活動?;顒悠陂g,這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音樂文化界領導者們第一次近距離、系統、深入地觀摩琵琶、古箏等中國樂器的教學實踐,了解中國音樂的教學體系和理念。各國校長在欣賞了融合中國國樂和西方音樂特色的《國風》音樂會后,紛紛起立鼓掌,當即表示愿意加入聯盟。時任英國約克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安布魯斯·菲爾德還表示,返回英國后要立刻啟動在約克大學建立中國音樂中心的計劃。荷蘭音樂學家高文厚(Frank Kouwennoven)表示,自己將以聯盟為平臺,進一步拓展對中國音樂的學術研究。就這樣,聯盟搭建起了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的橋梁。
各國校長觀摩中國音樂教學實踐
落戶北京:全球理事的一致選擇
聯盟籌建期間,國際上相關機構紛紛伸出橄欖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愿意幫助聯盟落戶巴黎,美國卡耐基基金會更是表示只要聯盟總部落戶紐約,就能提供免費辦公場所?;I建初期,部分聯盟成員院校校長也表示,聯盟總部落戶歐洲或北美是否更接近傳統的音樂教育中心。
然而,通過參加中國音樂學院舉辦的中國國際音樂大賽、全球音樂教育聯盟教學成果展演等活動后,各國成員充分感受到了北京集中國傳統和世界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獨特魅力。北京在高精尖藝術交流、場館設施、大型活動組織經驗、國際化環境等方面優勢,更讓聯盟理事們一致認為將聯盟落戶北京是最優選擇。
中國國際音樂(鋼琴)大賽
聯盟全體成員合影
為中國音樂學子插上走向世界的翅膀
在推動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互鑒的同時,聯盟還為中國音樂學子在最頂尖的世界音樂殿堂汲取養分搭建平臺。聯盟統籌成員院校資源,建立起全球首創的國際聯合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已有22名中國音樂學院學生通過聯盟“2+2”、“1+1+1”等項目獲得了在中外頂尖音樂院校同時學習的機會。他們中的很多人將全球最先進的音樂理念帶回北京,成長為國際音樂舞臺上閃耀的新星。
近日,通過聯盟聯合培養項目在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的鋼琴系2021級研究生要佳林,在頂級國際比賽威尼斯弗留利國際鋼琴比賽中榮獲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及最佳肖邦作品演奏獎。
在意大利舉行的第23屆威尼斯弗留利國際鋼琴比賽中,要佳林獲得二等獎
要佳林說:“這些成績是我作為全球音樂教育聯盟聯合培養學生在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期間的總結。聯盟為我提供了廣闊平臺,使得我能夠有機會進入國際頂尖音樂院校學習,這在原來是難以想象的?!?br/>
聯盟主席王黎光表示:“下一步,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聯合人才培養項目范圍,發掘更多有天賦的學子,使得聯盟進一步成長為中西方音樂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繼續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國際組織檔案
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由中國音樂學院發起,致力于加強國際音樂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協作,搭建國際化音樂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資源建設和交流合作的平臺。聯盟匯聚了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等84所全球著名音樂教育機構及學術團體,是全球唯一覆蓋世界一流音樂教育機構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是2021年我國唯一正式登記成立的國際組織總部。
(圖片來源:中國音樂學院、威尼斯弗留利國際鋼琴賽)